2017年6月5日 星期一

2017 年音樂的傳統與未來年度研討會論文錄取名單

各位學界先進:

2017年音樂的傳統與未來研討會已完成論文審查程序,一共有30篇論文通過審查,此次研討會將由南華大學主辦,2017年11月17、18日於 嘉義佛光山嘉義會館(嘉義市博愛路二段241號)舉行,相關議程預計九月底之前公告,歡迎各位蒞臨指導。

單篇論文:

論文題目 作者
"Decolorizing" popular music: Colonial vestiges and cultural politics in postcolonial Korea Fumitaka Yamauchi 山內文登
如何「磨損」樂曲:從漢娜.萊莎的弦樂四重奏《磨損》看新世紀音樂 中的「二元對立」 王依園
韓國『長短』與『長短點』初探──以四物遊戲為例 王泯淳
鐘聲若響:屏東萬金聖母宗座聖殿文化及公共慶典族裔音景型塑 王奕翔
日治時期臺灣古倫美亞唱片流行歌的萌芽和發展:從錄音角度切入的 觀察 王櫻芬
民族音乐学视角下的“新”花儿音乐 刘丹宁
數位科技於奧地利聖·弗洛里安修道院音樂手稿研究之應用 何家欣
劇樂的美學與實踐:以奇麥雅(Wilhelm Killmayer)為克羅岱爾(Paul Claudel)的「緞子鞋」("Le soulier de satin",德: "der seidene Schuh")所譜的 劇樂為例 吳宜盈
理論的聆聽與發展實踐: 格奧吉亞底斯的維也納古典樂派「空節拍」概念 沈雕龍
誰說《陽關》一定「三疊」──從古琴音樂的結構中重新探索《陽關》疊法的概念與研究方向 林世加
從沙漠到綠洲:公共機關藝文展演之觀察-以臺中市音樂展演活動為例 林佳慧
兩岸北管樂社的音樂樣態比較:從泉港北管的田野調查記錄談起 林雅琇
展演圖像化記譜:解構琴曲《流水》演奏中的「七十二滾拂」 洪嘉吟
省思災難的音樂美學──以三善晃晚期交響作品《夏之散亂》與《焉歌‧波摘》為例 連憲升
動靜琴畫:理解古中國文人琴樂語義 郭羿君
從庫朗舞曲(courante)的多重面貌來看音樂風格的地域性差異 陳君豪
橄欖園之讚美聲:教會音樂研究,以臺中客西馬尼(εθσημανι)行道會為例 陳怡君
後浪漫時期分節歌之變形手法:以布拉姆斯之後期藝術歌曲為例 游詠晴
韓國傳統音樂伽耶琴散調節奏與旋律分析,探討 metrical ambiguity 特性 馮天彥
「國學」脈絡下的中國音樂史研究──以孔德《外族音樂流傳中國史》為例 黃于真
北管聯套牌子〈鬥鵪鶉〉與〈大報〉之研究 楊晨琦
記錄歷史或遺忘歷史:以一九六零和一九七零年代發行之藏傳佛教音樂 和西藏民間音樂唱片為例 劉延芳
佩爾特的「鐘聲風格」在合唱音樂的實踐,以《信經》及《頌歌》為例 劉馬利
傳統的越界與現代性想像:從廟會陣頭中的北管流行曲調談起 潘汝端
台灣女性音樂家的形象與處境 潘莉敏
從日治時期廣播節目「子供の時間」看日本「唱歌」與「童謠」在臺灣之發展情形 鍾愛
論武俠電影中敘事部分 (the narrative) 與奇觀部分 (the spectacle) 的連結與整合:以李安《臥武藏龍》為例 蘇妍穎

小組論文:

音樂的多重(去)領域化:認同、感知與文化識別
單篇論文題目 作者
形構觀光「異域」:龍岡米干節的歌舞展演與邊區文化想像 呂心純
領域化的觀光夜市音景:「陸客」與身體感知噪音的多重邊界 陳懷萱
在地聲景與文化識別-談相褒歌於台灣民歌的意義與價值 蔡佳芬